【实用】中秋节活动总结幼儿园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活动总结幼儿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节即将到来。在商家的宣传和成人的谈话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气氛。他们不时地问:“老师,为什么要过中秋节?”“老师,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吗?”“老师,你知道月饼是怎么做的吗?”看到孩子们对中秋节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我们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1、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传说
我们收集了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传说。在孩子们大致了解了一些之后,老师们以动画课件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
2、作月饼
让孩子们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兴趣。
1) 向父母、长辈了解月饼是怎么做的。
2) 借助原因经验,共同交流讨论月饼的制作过程。
孩子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做月饼要用面条”,有人说:“要加糖 还有人说:“用烤箱或微波炉烤。”他们制作月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没有马上带他们去做,而是和孩子们充分讨论,问题是:“先做月饼怎么样?”“不管怎样?”“你还需要添加这些东西。”
3) 孩子们表达月饼制作计划,使他们的活动计划更加清晰。
4) 第一次分组做月饼
孩子们开始做月饼,在做月饼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让粘在手上的表面掉下来?”“月饼有多合适?”“需要放多少陷?”带着问题,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制作。当孩子们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不要提有多开心。但在快乐之后,问题又来了,他们发现制作的月饼特别硬,不同于他们买的月饼。我们讨论了如何制作软化月饼的话题。有人说:“多加油”,有人说“让脸软一点”,有人说“多加水”。讨论结束后,我们邀请了房间里的张叔叔,让他告诉孩子们月饼的成分和制作过程。我们都明白,做月饼时,在面条上放泡沫粉,使面条柔软可口。
5)孩子们的第二次制作。
孩子们在第二次制作时有一些经验。和面时记得放泡达粉,在亲身感受中真正了解面条的柔软度。同时,孩子们在包馅的时候要注意多包,这样才好吃。第二次制作使孩子们能够熟练地与同龄人合作制作月饼。
3、品尝和分享月饼
孩子们在自己品尝的同时,想到给亲人品尝,想到给全园的老师和孩子们品尝,体验分享的快乐。
4、表达与表现
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做月饼的场景和感受。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他们从设计到实践记录,从感知到真实体验,不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我想他们会记忆更深。
5、活动反思
在做月饼活动中,老师不教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积极学习和探索,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孩子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了解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困难,体验劳动的快乐。在送月饼的同时,孩子们学会了照顾身边的亲戚和同伴。
【中秋节活动总结幼儿园】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06-20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07-05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经典11-19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总结06-24
幼儿园的中秋节活动总结07-15
中秋节活动总结幼儿园09-14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07-02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总结03-20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07-08
简短的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