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校读书活动总结3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读书活动总结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 篇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是人生发展的源泉!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得以充分的发掘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们结合教研室的精神,立足于本校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
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一个计划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确保学生阅读活动的有力开展和顺利地进行,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我班在计划方案的引领下,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也形成了班级阅读活动计划,有效地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丰富阅读,提高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得到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兴趣。
1、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许多作家、名人都说:“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喻成“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有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该大胆引领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吸引人的'“西瓜”,拓宽学习的范围。
2、“放任自流”任其读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翰的书海,但是如果以为开展兴趣活动就等同于摘抄,在书中看画练习,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绝大部份学生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枯燥无味还要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无兴致可言,往往与本意背道而弛。因此,给学生阅读的自由非常有必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自由充分阅读以后,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就是在这样的阅读训练中,渐渐地我发现了孩子们的阅读面广了,知识丰富了。
三、营造氛围,弥漫书香
从小热爱阅读的孩子一般都来自有比较好的阅读环境。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兴趣差异比较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幼儿时,词语积累多,阅读兴趣大;非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孩子的阅读影响比较大,学校、班级重视了孩子阅读,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热爱阅读。可见,孩子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环境息息相关。
但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手中的图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大量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为营造读书氛围,我们班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图书角,因为班级是学生学习、交流、阅读的主阵地。倡议同学们“为班级献上一、二本书”的活动。我们提倡生生互动,学生把看过的书互相调换阅读;班班互动,同年段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定期交流,横向交流,资源共享。
四、有效指导,愉悦阅读
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时,我们还应该适时的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课外读物和时间,进行有效的指导。
1、保证有统一的阅读书刊。
2、保证阅读时间,确保有效指导。充分利用每周三下午阅读课,有秩序、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学生阅读。
3、保证阅读质量。利用阅读社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在本班级读书。从班级的“图书角”中选择书籍,教师每天有计划性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低年级,教师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童话、脑筋急转弯、谜语、寓言为主,因为这些作品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最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这样让学生在班级读书氛围中激发自己的读书兴趣。
五、互动交流,展示风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良好的读书兴趣后,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读书成果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让学生课外阅读,就一定能浓厚读书氛围,让校园书香四溢。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 篇2
读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工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这次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 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加强学习,至少每人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我们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学校也积极充实学生读物,规范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阅览室全天向学生、教师开放;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互相交流个人图书,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积极开展评选。
通过开展开展读书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进一步转变,在学生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校风。
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读书活动的开展,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今后,我们要在全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 篇3
一、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的基本情况
1、宣传发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学校读书方案、各教研组读书方案和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二是召开了教师读书活动动员大会,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是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了读书笔记本和提供必读的图书。
四是推荐阅读书目。本学年推荐的阅读书目有: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解放儿童》刘晓东
《十年磨一剑》金春平
《体验教学》郑金洲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郑杰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孙学策主编
《红楼梦》《飘》
2、读书活动开展阶段
(1)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读书活动,建立了教师活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教科室负责人经常检查教师的自学笔记,对教师自学情况作以评定,并计入每人的年终考核中。
(2)读书的内容
文学类书、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网络等
(3)读书的形式
自己读: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自选时间、自选书籍、自由阅读。
集体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老师可以共读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以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
将读书活动与学校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教师要围绕学校主课题,有重点地读,深入地读,细致地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师生共读: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营造了“师生共读”的氛围。
(4)读书的要求
读书的同时做好摘录、笔记等工作(摘录和笔记必须手写)。
(5)读书活动总结。
学期末教师个人、各学科教研组、学校都进行了读书活动总结。
二、主要收获
1、教师“被读书”的现象在悄悄地改变
一学年中,教师的读书行动从被动逐渐变成主动。通过一学年的.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并按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计划、读书笔记、小结都能按时上交。
2、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提高
教师通过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
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老师们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改进教学。本学年,教师论文数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们积极写论文。
三、存在问题
1、读书笔记过于简洁。
部分老师的读书笔记很简单,只是提纲形式的。阅读不够详细。
2、阅读的内容不够广泛。
大部分老师局限于教育教学之类的书籍,阅读文学类的老师不多。
读书交流活动还没开展。由于时间,读书计划中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还没开展。这项活动只能推迟到下学年。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学校的读书活动总结09-30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11-24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10-15
学校读书主题活动总结09-12
学校读书日活动总结07-14
学校班级读书活动总结09-11
中学学校读书活动总结10-25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15篇)09-21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总结10-26
学校读书活动总结怎么写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