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活动总结网>学校>大学活动总结>参加大学竞赛活动的总结

参加大学竞赛活动的总结

时间:2024-11-13 13:00:11 大学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参加大学竞赛活动的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加大学竞赛活动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加大学竞赛活动的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知识,我校开展了学科竞赛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本着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校和教研组学科教学水平的原则,以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内在素质,为优秀学生的产生和发展创造条件,为今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科竞赛类型

  1、一类比赛:由教育行政部门(含教研室)组织或参加,需要教师长期课外辅导,场地有限。比赛结果可以使社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积极评价。如:各级中学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信息技术(计算机)竞赛等。

  2、第二类比赛:由学校(包括年级组和教研组)组织或参加,场地有限。比赛结果可以使学校教师和全体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积极评价。如:英语学科演讲、各学科综合能力竞赛、语文学科作文与征文竞赛、政治史地知识竞赛、艺术体育竞赛、中学生辩论竞赛、小论文竞赛、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计算机技能竞赛、书法竞赛等

  二、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担任方法

  每个学科的竞赛导师由专职教师担任。同时,成立学科竞赛辅导小组。原则上,每个学科由三名以上教师组成。其他教师协助教师参加比赛。具体名单由教务处协调确定,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向校长办公室报告;教师可以单独辅导学生。

  三、参加辅导的学生确定方法

  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和辅导时,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学习成绩,结合学校组织的团体竞赛、质量监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确定辅导和考生,也可以通过学校上一次学科竞赛进行选拔。参加一类比赛的辅导人数一般为每年级60人(每班5人)。一个学生一般参加一门学科的辅导。个别优秀学生可参加多门学科的辅导。具体名单由班主任和老师协调确定,并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参加二类比赛的学生由班主任和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班10人,相关要求相同。

【参加大学竞赛活动的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总结12-23

参加大学社团活动总结12-27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11-23

校园竞赛活动总结02-05

知识竞赛活动总结05-26

法律竞赛活动总结11-20

心理知识竞赛活动总结12-08

劳动竞赛活动总结06-24

劳动竞赛活动总结【经典】10-19

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总结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