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活动总结网>主题>志愿者活动总结>志愿者活动总结

志愿者活动总结

时间:2020-10-19 09:04:01 志愿者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志愿者活动总结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5篇

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1

  近年来,济宁市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了志愿服务在济宁市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及志愿服务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强化队伍建设

  济宁市博物馆组织志愿者队伍近年以“三贴近”为指导思想,认真履行优质服务的承诺,以“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为目标,深入开展创优工作。

  其次,在全馆职工队伍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履行社会职责,通过组织职工义务献血、帮扶贫困家庭、捐助受灾地区、慰问留守儿童、与济宁市大中小学校结对共建等活动,提升社会效益。

  再次,济宁市博物馆成立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将成为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成果展示的传播员和宣传员。济宁市博物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济宁市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协助博物馆网站内容建设;利用博客、论坛、网络百科、网络问答等互动阵地,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等。

  二、打造活动载体

  作为济宁市“学校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济宁市博物馆在长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积极推进文博场馆和学校地“结对”共建,充分发挥教育基地、文化阵地的作用,先后与市内多所学校签定了教育基地协议书,使济宁市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青少年学习地方历史、科学文化知识的实践基地。

  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济宁市博物馆开展了“小小讲解员”培训、“文博大课堂”、“流动博物馆”等主题活动,先后进入12个社区和10多所中小学校,共吸引25000余人次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市民的普遍欢迎。

  济宁市博物馆十分重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积极争取把博物馆教育纳入济宁市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特别是针对全市的特殊教育学生开展了一系列集参观、娱乐、体验和学习于一体的精准化教育实践活动。济宁市博物馆为济宁市特殊教育学生开展服务伊始,就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安全、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对馆内各项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完善,设置了残疾人绿色通道,对洗手间、指示牌等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轮椅等服务设施。专门邀请济宁特教学校手语老师来到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现场招募学生成立“助残志愿者小队”,为他们开展手语技能、文物知识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来博物馆参观的特殊教育学生,除了参观常设展览外,聋哑学生还可以在青少年传统教育文化体验基地参与拓碑、写毛笔字等体验活动。活动中,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我馆还组织大中小学生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开展联谊。

  但是对于有些视力较弱或全盲的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只能靠“听”来了解济宁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利用一种媒介,让这些孩子们和普通孩子们一样,可以轻松地学习感知有着厚重历史的文物。

  20xx年,济宁市博物馆承接“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期间开展了“陶世界”、一起来“陶”吧、看谁最“陶”等丰富多彩的社教项目,吸引了市内好几所学校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来参与。六一儿童节当天,我们专门邀请了市特殊学校的学生来博物馆欢度节日。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我们把150余名学生进行了分组。听障部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手中的陶泥捏出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动漫人物,视障部的孩子们在宣讲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聆听历史故事、触摸院内铁炮,孩子们收获多多。市博物馆王莉馆长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获得的快乐很受感慨,向市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与他们共同合作编写盲文、大字校本课程。通过积极沟通协调,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选派了精干力量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

  教材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礼乐、饮食、人物、军事、地域文化,其中地域文化为自读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4个单元,由浅入深地对主题进行了阐述。每个模块还设计制作了影像资料,既照顾了弱视学生,也兼顾了视障学生。20xx年9月7日,开学第一天,市特殊教育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一点一滴的触摸,真正的有机会去感悟、触摸历史。

  我馆和特殊学校联合出版的这套盲文教材,不仅让视障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礼乐”、“军事”等知识,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而且博物馆的展品通过勾勒打印真实地呈现,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地触摸到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陶制罐、豆、鬲、甑等生活器皿,鼎、簠、簋等礼器,再配以短小的动漫故事,加之一些拓展教育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体验,他们一定会兴致勃勃地欣赏、想象,自己勾勒出一幅那个时代生动的生产生活场景,这样,知识会记得更牢靠,求知的欲望更强烈。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广大职工的思想品德,调动了济宁市博物馆职工自觉参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热情,为形成公共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志愿服务活动事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济宁市博物馆将努力做好长效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机制,开创志愿服务活动新局面。

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2

  今天的活动顺利完成。总共11人全程参加了活动,冯先生一家三口及徐姐夫妇、金老师由于有事,将衣物送来后与我们简单交流后提前走了,另有2人将衣物送到地铁站,今天实际参与人数为19人。冯先生为活动捐款200元,金老师捐款100元。徐姐还购买文化衫2件100元。

  9点过,我将在地铁集合的十来个人带到家里,由于衣物一时堆积很多,开始大家有点不知如何着手,经分工后,志愿者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joy、Dora、小新清点新捐赠的衣物,并按金老师的方法分类,Mana负责将清点完毕的衣物按捐赠者进行明细登记,极速冰点、多隆、木木、李小姐等将已登记过的上上城衣物拆包、按类堆放。

  登记完毕开始分类包装,这次的包装材料还是08年“共渡寒关”时张家口志愿者捐赠剩下来的。小新、李小姐负责粘贴塑料袋,我和Dora缝外包装的编织袋,其他人开始用塑料袋打包。包好后装入编织袋,并编号填写包裹清单。全部打包好后大家又一起将房间打扫了一下。一统计数字,大家都感到十分惊喜,因为懒得换说上上城这次捐赠有170多件,我这里之前有60多件,本来估计这次应该有300件左右,没想到总共收到衣物461件,打了11个包裹,真是非常感谢所有捐赠者。

  这时已近中午,懒得换整个上午都在厨房里忙碌,为大家准备好了午餐,这时大家才正式的自我介绍一番,然后边彼此分享各自带来的美食,边聊起了环保、公益、慈善等等感兴趣的话题。

  午餐后,小新和李小姐提前回去,我们先将8个包裹装入木木和冰点的两台车,我和Mana随车先到了邮局,之后他俩又把剩下的包裹和老宋、多隆、懒得换、joy、Dora接了过来。我们在邮局里分头缝包、填写邮单,最后过秤,总重量148571克,超过148公斤,平邮邮资总计732.25元。

  总之,这次活动很成功。今天很热,我们的房间没有空调,条件简陋,但大家全都认真高效的完成了所有工作,要感谢所有志愿者,辛苦大家了!

  由于还有很多朋友希望捐赠衣物,我们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安排一次这样的活动,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

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3

  今年的春运人真多啊,武汉武铁春运已经落幕,这场旅客大迁徙从2月1日起,共计40天。我的服务时间是在年后,虽然只有五天,但有很多事是没法用时间来衡量的,我觉得短短的几天比我之前过的几个月都充实且有意义。以前只是在报纸,电视看到的情况没想到有一天会去真正去感受,这次活动也让我对春运模糊的概念渐渐变得清晰,虽然客流量很大,但整个运做显得井然有序,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而志愿者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岗位。

  年后的人群主要以打工族为主,也有学生群体,与年前相比人们拿的行李要少一些。从我个人角度出发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也是我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初衷,在几天活动中我学会了怎样主动去向陌生人询问,学会怎么去与别人相处等等。总而言之让我收获很多。

  在上岗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担心,自己什么也不会,去了我能顺利的帮助别人吗?我要做些什么?如果有人向我问路我不知道怎么办?这统统都是我在担心的问题。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以前做什么事都是和朋友一起,很少一个人,这次我一个人,行动逆心而为,因为我想尝试。其实很多事情也没自己想的那么糟糕,也许人就喜欢往不好的方面想,这样当困难发生时心里的落差就不会太大。当领完红绶带,小黄帽,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式进入武昌火车站的时候,慢慢的没那么不安了,而且开始有些兴奋,尤其是无意中听到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我很激动,他说他们﹙小黄帽﹚终于来了。

  到分配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很热情,因为是第一天所以被分配到了出站口,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难度不大,让我温暖的是大家都很好,谁的绶带没戴好就帮忙弄弄,一点也不像刚认识的,而且对我这个刚来的很照顾,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让我真正的感觉像一个团队。出站口处于地下区而且很通风,哪个地方人多我们就站在哪,及时的给别人帮助。因为每次回家都要在武昌火车站转车,所以对这儿的情况还算熟悉,当然也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有问武广高铁的;也有要赶火车时间不够想直接从站台上车的。也面对各种各样的眼神,有你给他指清方向感激的眼神;有看到小黄帽后欣喜的眼神;也看到赶不上火车焦急的眼神;也有当你迟疑时轻篾眼神,当然那也只是少数的。上午的工作让我体会到拼尽全力的感觉,好像怎么做都不够,感叹工作的时间太短。

  本着体味春运服务他人的想法,到了下午大家自调岗位,目的是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整个服务的流程。下午就转到了电梯口进行服务,用手忙脚乱形容再适合不过了,有时候直接被挤得团团转,顾不得其他。因为需要记很多东西。有时候一大批的人都是同一个车次的时候,我看到有志愿者直接喊出来,那样可以更快的疏散人群,对于以前的我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讲话,而且还要提高分贝,当我做到的时候我自己也震惊了。反而觉得那种感觉挺好的,就好像自己被需要了。

  以前总为没能出省读书而感到遗憾,当我看到像我一样的学生提着大包小包大汗淋漓赶火车的时候才发觉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呆着也是幸福的,在外不容易。

  第二天换到传说任务最重的大厅,那里很复杂,因为是新手所以不熟悉,幸亏有工作人员热心的帮助,而且还把他的表给我说那样会比较方便,组长要负责好的是电梯口那里,刚开始还不是很能理解,慢慢的才发现守在电梯口的重要性。很少有让我感到后悔的事但每次回忆那天发生的事我都很后悔。那天人有点多,有个老婆婆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她上电梯有些迟疑,我也站着想了一下,但看她东西不多,我想她应该可以自己上去,但结果是上到一半的时候那位婆婆的鸡蛋滚出来了,想捡也捡不了,她的表情让我映像深刻,如果我当时送她上去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这件事让我明白,有些事有了想法就要去做,不要犹豫,不要自己做的决定到最后又后悔,这也算是经验教训吧。

  我一定不会让一件事发生两遍,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我依然守在电梯口。因为我知道电梯口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也是很危险的地方,有人刚上电梯才发现自己上错了,<莲~山>为了方便他会转身下来,那样是不安全的。时常会有箱子滚下来的,如果不及时跑上去,尤其人多时后果不堪设想,身体的每个细胞时刻警惕着去应对突发的事件。也有跃跃欲试不敢上电梯的,人是一阵阵的,站在电梯口始终是不安全的,只能把她们掺着上电梯。

  让我感到开心的事是,当看到有人拿着车票,而且眼神显得很迷茫,于是上前询问,需要帮您看一下您的车次吗?有些人会警惕的把车票往怀里拿说,干什么?接着他会看你几眼,确定一下你的身份,然后说自己是哪趟车的,需要上楼吗?当你告诉他之后,他会有如释重负似的才对你说谢谢。主动的,被主动的。对于我来说是被相信了。他们需要你,相信你才会让你帮助他们。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天上午,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看起来很和善的老人问我可不可一把那个老人送进站台,他说那个老人年纪有点大了而且他拿了很多东西,现在又不能买站台票,于是我跟着他找到了那位老人,看起来东西确实有些多,我就告诉他可以去老年候车区,如果到时候需要可以找小黄帽帮忙,当我提出帮他们提东西的时候他们拒绝了,他说他们可以。看着两位老人离去的背影时,他们之间的情谊让我很感动。他们的拒绝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志愿者说的故事,一对中年夫妇说自己的东西很多,拿不了,志愿者帮他们把东西拿到安检口才知道他们一共才三件行李,而夫妇只是共提一个行李,当两件事在一起对比时我们就看到了某种良心的东西,很刺激人心。

  我始终觉得好的占多数,不好的只是那些个体而已。有人说火车站是社会的一个小缩影,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在这里我看到代表着职业的各种穿着,由内及外的各中表情。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这的经历是值得去体味的,它是我成长的一部分,在经历中不断成熟,心里满足了,那些“舍”好像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在我们身体中,慢慢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直接效应,也许就是某个细枝末节,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的东西,也许就在某个关键时刻起了作用。

  这五天我收获了满满的谢谢,它们幻化成记忆让我牢牢记住。作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我真的感到很开心,很久没有过的自豪,真的很感动。

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4

  为期十几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眷恋,带着不舍,踏上返程。窗外依旧是炙热如烤,窗内汗津津的我平静的回首着那些日子,一幕幕仿佛在眼前。

  去 ,了解 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 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 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 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此外,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播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我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灿烂,想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就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我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我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的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了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向他们比较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们的“英语难”的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们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们英语说法。我们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们认真的学,热心的教,我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们觉得无聊,我已经很满足了。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做了十几天的老师,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们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我想对这些学生说的,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我牵挂他们,我们走后,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他们的所有,让我在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现在的我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们。

  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在队里我是日常记录员,在教学中我仅需教英语,而且课程安排不多,所以我的任务是比较轻的。尽管事实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但是一个团队的决定,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和服从。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倾听,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会上,我一边听一边记录,特别是在各班主任汇报各班级情况的时候,队友们都是如此的细心,许多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被讨论,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视,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个人看问题的层次,看问题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交流,集合了每个人的细腻,让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确实让我对孩子的了解多了很多。

  按照我们的规定,每天都需要进行走访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对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我走访的次数不是很多,可是每次都感慨颇多。小朋友很热心,每次都帮忙带路,给我们讲他们的趣事,还像小大人一样,提醒我们注意这注意那的。这里的孩子家庭状况普遍不是很好,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回家后还得照顾孩子,做家务,非常辛苦。而他们的生活费及孩子的教育抚养费几乎都由这些老人承担。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走在路上,老人背着背篓,低着头在爬坡。有点心酸,农村的生活固然比不上城市,年轻人出外谋生许多也是为生活所迫,留守老人更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那些子女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寄些生活费,多多关心一下孩子,即使是电话里简短的几句话,都可以替老人们分忧的,至少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不感孤单。想起了在家的爷爷奶奶和外婆,爸爸妈妈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出外打工,至今还在为生活奔波,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我和妹妹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现在我们姐妹两也出来读书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能感受都他们的欣喜,简单的问候也是强心剂。生活苦点,累点,他们已经习惯了,也不在乎,可是心灵的孤独是需要孩子去关注的,我真希望那些年轻人能给老人们多一些关心,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5

  来得轰轰烈烈的09年湘西支教在八月平平静静的结束了,它毕竟是暑假的一件大事,回头仔细想想,无论是前期准备,中期运行,结束反思还是教学、走访、生活的……各方面或者对湘西支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都有必要和价值总结和反思。

  一、 支教认识

  渴望知识的双眼,破旧不堪的教室,偏僻落后的大山……这就是我或者不少人视野里的湘西支教。神圣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的行动时多么的伟大啊多么令人充满期待啊,我要去湘西支教,去尽我所能,传授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知识……

  进入培训阶段,教师技能、志愿者认知、野外生存急救技能,四大主题的培训,着实让我充实不少。

  会长中肯的介绍:那里的孩子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渴望知识,甚至很调皮上课很容易闹哄哄的,教学是很难的。支教是危机四伏的伟大,一群大学生志愿者跑到人家大山里去支教,并不是想象中的受到很多人热情的`追捧和渴望,反而是很多时候工作没做好,倒像是去游玩的,打扰了当地人宁静的生活的,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很是消极。

  去过支教的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二十天你以为你能做什么?改变一个人,不可能!甚至改变一个人一个小小的习惯都不大可能,你能做的只是微妙的影响。二十天也教不了什么知识,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拓宽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传授学习的经验方法。

  团队成员就不懂的问题一一尽可能的讨论询问……

  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湘西支教这个概念的认识,渐渐的明白,真的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个样子,它的影子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二、教学

  前期准备

  总以为自己可以专攻写作,利用自己看过的书还不算太少,再.一点专业技巧,或多或少可以启发孩子们一点,写作如此重要的一块,对他们会很有帮助的,像写作文体分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等工具,日记、书信、通知、启事……等应用文体,都是很有用的。

  另外,学长学姐介绍开拓视野很重要,我也打算把自己看过的比较有震撼力的作品介绍给他们,像美国籍阿富汗作家胡塞尼以阿富汗战乱现状为背景,以两个十二时小男孩或者说两兄弟一段错综曲折震撼人心的友情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情节简单意蕴深沉的抒写“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的钢铁意志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当然也借此机会用海明威的人生传奇刺激一下他们平静的神经。还有身世凄凉,经历坎坷但最终在社会善良人士的帮助下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的《雾都孤儿》的故事。其他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介绍。真的很想讲一堂精彩的中小学生名著导读课,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文学这个美妙的天地里尽情品味。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特意设计了课堂的五环节:今日名言、个性展示、学习内容、每日寓言、回顾总结。咋看挺完美的吧。

  中期运行

  实际去支教了,要做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了,讲台就是我的舞台,.个教室由我掌控了,还真的有点忐忑不安。

  一二年级因为有机会提前了解一下他们的接受水平,选好内容后教起来也胸有成竹一些,第一堂课上得还挺顺利的。接下来要上五六年级课了,不知道他们兴趣、接受能力如何,我准备的东西会不会太难了?要是他们没兴趣,冷场,那多尴尬啊。自然备起课来也相当谨慎,几乎每个细节包括时间的把握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走进教室还是有点忐忑,不过还好,一节课上下来,还,很是顺利,有点如鱼得水,感觉太棒了!最后是要给三四年级上第一节课了,也许上高年级的课有点得意忘形了,我自在而自然复制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呵呵,结果很意外:上课很安静,因为几乎没人.我!.场上下来太冷了,出问题了,我得重新琢磨……

  年级不一样,自然接受能力、兴趣方向.的..都是不一样的,得严格的区别对待,那上课的感觉自然也不一样了。一二年级能教的很少,但要经常性的换上课的方式,而且要时刻注意满足他们的小小成就感和.中他们的注意力;五六年级教起来比较容易,但要保证每节课都内容新鲜而充实流程顺畅;而三四年级则是被模糊而精准的夹在中间的那个群体,我一直没有摸透要怎么教他们才最合适,也是我觉得有愧的一个群体。

  后期总结反思:

  支教结束到到凤凰玩时,有人问陈然为什么会选择教心理这一科时,他曝内幕道:我觉得教他们知识没什么多大的意义,过了那个时间就忘了,还不如教点心理方面的,自信,遇到挫折应该怎么办啊……可是发现要做到太难了。

  回来后,真的觉得确实如此,他们接触到的知识太多了,大千世界,他们接触到东西也丰富多彩,单单记住你教的,可能性不大吧?

  也许你才走,他们就忘了,《三字经》两三天不背忘了,奥运他们接触的很少,那些陌生的名字,听你讲过一遍也没什么印象,马上就会尘封个支教,能做的实在是太少了,只是任课老师那么的几节课,能改变什么,恐怕自己都想打零分!

  现在回想,既然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看电视,而且上课也有提到CCTV—5,体育频道,应该顺势把CCTV1 综合频道,CCTV2 经济频道 ,CCTV3 音乐频道, CCTV4 国际频道 ,CCTV5 体育频道, CCTV6 电影频道, CCTV7 少儿·军事·农业频道 ,CCTV8 电视剧频道 ,CCTV9 英语频道, CCTV10 科教频道, CCTV11 戏曲频道 ,CCTV12 "社会与法"频道,以及特别的少儿和新闻频道也传达给他们,这个跟他们的生活的联系挺紧的,让他们看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有方向.的..有目的的选择,一定是个的想法!

  三、走访

  前期准备:

  听说湘西支教也有社会调查这块,凭借“雏鹰亮剑”的全程把关的经验,这个负责人,非我莫属了!这个可是比“雏鹰亮剑”更大更全面的计划耶。后来了解到,队里有这方面意向的人可不少,糟了!人外有人,咱队里卧虎藏龙,而且还有个研究生!唉,我太狭隘了,我的调研负责人的宝座不保啊!还是内心谦虚些,办事认真些,心态放宽,顺其自然别太强求啊。之前是茫然和担心有没有时间去走访,怎么安排,自己是不是拿得下来……

  六个调研负责人组确定下来后,我们就开始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准备了:定主题,请顾问,写方案,请导师,设计问卷,那真是一个忙啊!会长说他自己管的事情已经太多了,这个分工下去他就不管了,调研这块可是很费心的。我们自己也大约知道,这种事主要还是得靠自己,导师顾问的帮助不大,那就得我跟队友好好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不然,到那边可就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跟他们合作很是轻松,我喜欢那种氛围,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很积极,很主动,很民主……

  中期运行:

  14号的招生动员走访是日常的负责人阳静帮我安排的,我正迷茫呢!现在他指路,原来三人一组,跟班主任协商让学生放学后留下来带路,地点就由近及远,视学生的住址分布而定,人员安排嘛,注意让大家都适当休息,别某个人(自己可以除外)天天都得走访,也别跟其他的如做饭啊冲突就行,男女搭配,增进队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就OK了,挺容易的!

  照片拍摄内容及跟学生名字对号入座,信息要全,虽然这些问题都有意识的都有提出来,但没注意太多。

  到后期资料..时问题就出来了,照片是有,而且是一大堆,但都没..,尤其是贫困生的:他家房子,本人的,全家福,走访照片,都找不到。档的.,.合照片……总之工作量很大,很麻烦。

  唉,是当初策划不到位啊,自己没有身体力行,没有以身作则啊。

  后期反思总结:

  回来了主要是...合贫困生档案照片,确定资助负责人,然后写报告了。终于某个时候觉得要及时写报告了,又发现疏忽了一个问题:问卷,统计资料都在贾那里!难道又让他..一遍给我,那又是一个周折,那工作量……唉,策划失误啊:数据还有不少残缺的,有主观题三道和排序题,还有问卷上没能反映出的,因为问卷设计的问题,几道对象不同没有用的题的信息。这些,得..到什么时候?

  一篇优质的报告的出土谈何容易啊,引起什么关注和社会反响我已不抱什么期望,只是会全力以赴的将调查发现全面如实生动的反映出来,这个过程也一直会牢记学长陈家星的忠告:我希望最后我们的报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调查出来的。

  四、生活的: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家都比想象中的能干和懂事,做饭,洗衣,卫生打扫比想象中的进展的要顺利。

  不过有个小小的想法:如果我是财主,一定会正经的打个预算,出发前买的车票、保险、日常的...的用品、药品、队服,大概得花多少钱,花了多少钱都会列出来。然后到那边,根据赶.花费,把咱们队十四个人的平均日花费都算出来,加上汇演开支,咱最后会剩下多少钱,留一部分做规定的后期宣传,还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都会明算公示出来,让大家心里都有个底,也明确一点嘛,总觉得王管的我心里没什么谱。

  呵呵,只是想想而已,最后管下来我们财务也还算顺利嘛……

  大家一起生活的很是像一家人,晚饭到齐了才能动筷的习惯回家了后遗症可不轻啊。

  哎呀,回来以后好想念他们啊,我可爱的队友们…

【【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5篇】相关文章:

1.【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八篇

2.【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七篇

3.【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六篇

4.【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9篇

5.【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10篇

6.【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汇总6篇

7.【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9篇

8.【推荐】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9篇